close

清明時節雨紛紛,路上行人欲斷魂,在太后府中卻是熱鬧強強滾,在台灣的姐妹們都回來了,太后也準備了她的拿手絕活【春捲】,讓大夥兒一飽口福。

照片 003.jpg


潤餅以極薄的麵餅為皮,餡料以春天出產的青菜為主,如豆芽菜、韭黃、芹菜、芫荽、荀絲、紅蘿蔔等,再加上豆干、肉絲、魷魚、蛋皮等,一律細切成絲,灑上花生粉、糖粉、海苔酥,捲成筒狀即可食用。由於蔬菜中含的水份較多,包好後一定要馬上吃掉,否則水份滲透出來,麵皮會溼而破。所以吃潤餅時,最好是自己動手,既可以挑選自己喜歡的餡料,又可以享受親自動手的樂趣。

照片 005.jpg

提起太后親手做潤餅皮的這絕活,不是我在臭彈,那可是會讓『阿基師』、『傅培梅』還有那個美國名廚『茱莉亞.柴爾德(Julia Child』都自嘆弗如的咧。

清明前一天就要調好麵糊,使用特殊的烘烤鍋,火候溫度適中,以熟練的手勢很有技巧地把麵糊抺在鍋子上,慢慢地一張一張烘烤而成,薄厚適中口感好,而且有韌性不易破損。

本來依咱們家外省口味,是不愛在內餡裡加花生粉和糖的,現在為了小朋友們的口味,疼愛金孫的太后也會準備花生粉了。

照片 008.jpg

春捲内餡全部都是極考驗刀工的菜色,所有的材料都要切成細絲,尤其是那個黃金蛋皮,每次看太后煎好再切成細絲,每一根的寬度都一致不超過0.2mm,總是讓我讚佩不已,什麼叫做藝術?這不就是嗎?!

照片 009.jpg

除了春捲皮之外,最耗時費力的應該就屬豆芽菜(別名如意菜)了,別以為這菜不用切細絲,洗一洗就下鍋了方便的很嘛,錯!!太后很講究這一味,每次要炒之前,都會叫姐妹們把一根根的豆芽尾部的根鬚摘掉,據說廉價不起眼的豆芽菜去掉尾鬚之後就升級了呢,即可尊稱為【銀芽】,今年太后買了三斤之多,摘得福晉和格格們苦不堪言。

為什麼台灣的市場,買豆芽菜都會奉送幾根韭菜呢?有什麼典故或者功效嗎?誰知道請留言告訴我啊,這個問題去估狗不知道會不會有答案厚?

照片 010.jpg 

咱們可不能光只會吃,順便藉此機會長點知識,來說說為什麼清明節要包春捲的典故唄

清明節吃潤餅的由來

早在唐朝,就有在立春吃春捲的習俗,有句詩道:「春日春盤細生菜」。《四時寶鏡》中也說:「立春日,食蘆菔、春餅、生菜,號春盤」。有些地方也在清明節製作春捲,也稱為「潤餅」。

因為清明節又是寒食節,當日不動煙火,只吃涼的食品,所以吃潤餅,而寒食節的由來,有這樣一個傳說:話說春秋時代,有個賢者介子推為了照顧母親而拒絕晉文公的封祿,並帶著母親入山隱居,晉文公為了逼出介子推而放火燒山,料想孝子必定會揹著母親逃出來,但介子推卻抵死不從,和他的母親一起被燒死,傷心悔恨的晉文公自此規定這一天全國都不能生火,定為寒食節以紀念介子推的氣節,這也就是後來的清明節。

古時候在清明節這一天吃寒食,將蔬菜放涼再包進麵皮中食用,這樣的習俗流傳到今日,大家便會在清明節吃潤餅來應景。


春餅傳至閩南,一變而為清明節的應景食品。另外,據說太平天國時,捻匪作亂,蔓延到閩南泉、漳一帶,由於當時兵荒馬亂,沒有時間準備祭品,於是有人想出辦法,把所有食物捲進麵皮之中,以此祭墓。因而春捲也成為清明節的應景食品。


另外還有一種說法是從古代唐朝,每逢立春吃春捲,藉著吃潤餅去除五臟六腑的溼氣,帶來活力。

流口水.gif  好啦,總算介紹完了,看官們可以去準備拖把,把那流了滿地的口水擦乾淨唄,明年清明節再會囉。


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愛粒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